中国之窗 - 征文选读
China Watch

首页

报纸

杂志

广播电视

资讯网

征文启示

新闻组

友情连接

联系我们



对国内控制国际互联网信息的几点想法
(一)


  第一次确信中国大陆政府对国际互联网信息上有封锁管制制度是在去年。当时浏览国内论坛网站,发现有读者骂海外论坛网站和一些资讯网站是“死狗”。笔者觉得很奇怪,好好的网站到了国人面前怎么就变成“死狗”了?后来询问一位刚从国内出来的电脑专业的朋友,才知道是政府封锁了这些网站。国内电脑界对此还有了个专门术语,叫“屏蔽”。笔者本人当时也刚开了一个移民论坛不久,出于好奇,便发了几封电子邮件给几位国内的朋友,要他们试试能否从国内加入。嘿,结果居然也是被封锁了。有一位在北美一个社区中心为华人新移民提供义务移民、安顿服务的朋友告诉笔者,他们单位的中文移民安顿资讯网站,就因为连接有较多的移民安顿论坛,结果整个网站都在中国被屏蔽了。连移民资讯网站和论坛都要封杀,怪不得国内移民律师办移民,收费与海外相比可以是天价。

  笔者对这种封锁资讯与言论的必要性,百思不得其解,但也觉得它是中国政府的一个深深的传统。当年还是收音机时代时,政府对收音机频道划出了许多敌台,鼓励民众相互监督揭发收听敌台的人。当时许多被判反革命罪的人,常有收听敌台这一罪状。私人设立电台,当然就是更严重的罪行了。笔者就有一段经历,那时在大学读书,为了练习英语听力便收听英语的“美国之音”。结果被系总支书记当收听敌台调查。幸好那总支书记不久被定为“文革三种人”,不然笔者不知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真是一个荒谬的故事。

  后来有了电视,政府不仅不准电视台私营,对接收功率强的电视接收天线也要注册登记,不准将电线朝南方(港、台)。传真机刚普及时,一些地方的政府也曾规定传真机用主必须到公安局去登记。只是后来大概传真机太普及了,为了经济发展又不能禁止它,才没有听说对传真机的管制了。现在,就轮到国际互联网了。

  政府强调要“舆论导向”。政府利用政府控制的媒体进行舆论导向也无可厚非。但实在没有必要将其他所有声音一概扼杀。一是政府一直认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应该相信行为比舆论更重要。四十年代舆论掌握在国民党手中,但民心却可以倾向于共产党,就是例子。而相反,象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样,在许多民众和共产党员内心深处意识到文化大革命是一个错误的情况下,全国新闻媒体却都只能唱赞歌,而且一唱就是十年,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共产党自己,才是真正的无可比拟的悲剧和伤害。

  另一方面,人都有知的欲望。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就越要去了解、探询,无法探询到时就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过去,“红楼梦”等书被禁时期,许多人就想方设法去找一本来读,许多书甚至还有手抄本。“六四”后政府限制、谴责海外媒体,于是,我们不仅想方设法去了解打听海外媒体的报道,还凭想象认定海外媒体一定是全盘赞成学生的,认定学生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到了海外,才知道海外从百姓到媒体对学生也有许多的批评。这时自己才开始冷静、公正地去思考这一事件。

  又如政府对西方的许多报刊杂志和电视节目实行查禁,认为是黄色的,宣传媒体也把西方社会描写得黄得不得了。于是,广大中国民众在无法了解西方社会两性关系真实状况的情况下,便根据政府的宣传和自己的想象把西方两性关系想象得象快餐一样方便,私下也学起样来。结果使今日中国社会的两性关系,比许多西方国家如加拿大等可能还要乱。类似的事例还有许多,又如政府对基督教等正常的宗教过去是禁止现在是打压,结果民众凭想象,现在发展出了许多的邪教异说。这样的适得其反,可能是中国政府也始料所不及的。这也让人怀疑政府花那么多时间、财力、精力去限制非中国政府控制的新闻媒体是否得不偿失?必要性究竟有多大。




Published on Oct. 22, 2000.